欢迎访问中华经济报道  今天是 2024年04月19日 星期五

全球股市

热门搜索:概念股金融股票

当前位置: 首页 > 理财

海外家族信托重要作用

文章来源:360doc个人图书馆

家族信托,顾名思义,是以家族财富为依托成立一定规模的信托资产,交由专门的投资机构按资产组合原理进行分散投资,获得的收益由投资者分享,并承担相应风险。作为信托基金,具有以下特点:1、集合投资;2、专家管理、专家操作;3、组合投资、分散风险;4、资产经营与资产保管相分离;5、利益共享、风险共担;6、以纯粹的投资为目的;7、流动性强。

海外家族信托的重要作用

关于家族信托,其实我们所熟知的诺贝尔奖,就是来自这样一个家族信托基金——诺贝尔基金会。诺贝尔生于瑞典,他一生共获得技术发明专利355项,其中尤以硝化甘油制作炸/药的发明最为闻名,他不仅从事研究发明,而且进行工业实践,兴办实业,在欧美等五大洲20个国家开设了约100家公司和工厂,积累了巨额财富。1895年,诺贝尔在逝世的前一年,留下遗嘱,设立诺贝尔奖。1900年6月,诺贝尔基金会成立,并于次年诺贝尔逝世5周年纪念日,即1901年12月10日,首次颁发诺贝尔奖。诺贝尔奖的奖金金额视诺贝尔基金的投资收益而定,1901年第一次颁奖的时候,每单项的奖金为15万瑞典克朗,当时相当于瑞典一个教授工作20年的薪金。1980年,诺贝尔奖的单项奖金达到100万瑞典克朗,1991年为600万瑞典克朗,2000年单项奖金达到了900万瑞典克朗(当时约折合100万美元)。从2001年到2011年,单项奖金均为1000万瑞典克朗(在2011年,折合约145万美元)。

诺贝尔奖及其基金会的设立深刻影响了另一位华人富豪,那就是邵逸夫先生。邵氏家族把从传媒帝国赚来的钱成立邵氏基金会,投资海外,由专业资产管理公司打理,不仅为善款增值,也为慈善工作奠立永续经营的事业基础。邵逸夫奖仿效诺贝尔奖基金运作,每年颁发高达300万美元奖金,表扬有杰出贡献的科学家,奖金主要来源便是靠资产管理投资收益。我们最所熟知的是“邵逸夫楼”——邵氏基金会早在1985年就开始与内地教育部门合作,协助发展教育、医疗事业,“邵逸夫楼”在内地各处遍地开花。今天,邵逸夫家族基金成功的管理模式早已成为行内的必修案例。

香港富豪们最初设立家族信托,主要是在1997年前夕,希望通过这些海外注册的基金来转移资产,不过回归多年后这类顾虑打消了。随着香港家族财团势力日益壮大,富豪们也认识到,家族信托基金不仅可以保全财产,还可以避免公司因子女分家而被解体。长远来看,通过信托持续分配财产利益也可以让子孙后代不虞匮乏,避免“富不过三代”的命运。

家族信托的重要作用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一是通过家族信托解决财产继承问题时,保护隐私。一般而言,富人都希望子女把企业发扬光大,现实是并非每个富家子弟都对经营家族企业有兴趣。他们之中固然有李泽楷这样野心勃勃的代表,也有很多人渴望在其他职业方向上发展,比如,巴菲特的儿子霍华德、彼得分别是摄影师和音乐人,无一进入巴菲特创建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邵逸夫也因子女无意继承家业而要出售TVB。因此,很多富人借成立家族信托基金解决这一问题。他们并不直接把财产分配给继承人,而是委托其他人或机构管理资产与分配开支,从而使得家族成员将股东和营运者的角色分开,可以放手任用能干的职业经理人管理家族企业,保障继承人即使不经营家族企业也可以生活无忧。2007 年10 月,“肥肥”沈殿霞大病入院后,就已经秘密订立信托书,将名下近亿元资产转以信托基金方式运作,并交由合法的信托人管理,一旦她不在人世,女儿郑欣宜面对任何资产运用和工作等大事,最后决定都要有信托人负责审批、协助,保障了女儿的未来生活。事实上,除了能保障自己的后代能过上好日子,委托人还能通过遗产信托避免继承人因生活奢靡或不善理财而败光家产。

二是家族信托可以合理节税。在大部分国家,遗产需要支付遗产税或遗产继承税。在国外,经常会发生有人继承了价值连城的实物遗产,却拿不出现金支付遗产税,但如果通过设立遗产信托,就可以有效解决这个问题。

三是家族信托还可以充当财产的“防火墙”。因为信托独具的信托资产破产保护机制,而信托的委托人和受益人往往不是同一人,如果受托人死亡、离异或破产,信托财产不会受其牵连,债权人或配偶都无权拿回。香港曾有一位富商,购买一份1000 万港币、为期三年的信托,受益人为10 岁女儿。未料,二年后,该富商经营不善,资不抵债,面临破产。在清算时,发现该富商曾有一笔1000 万港币资金转出,经调查,发现这笔钱变身一个信托,而且受益人是他的女儿,因此,债权人是无法动用这笔信托中的钱款。如今,三年已经到期,信托已转为现金划至女儿名下。按照香港的有关法律,信托只管受益人是否拿到钱,而不管受益人拿到钱后给谁用或怎么用,富商就是靠这笔信托重整旗鼓,东山再起。

四是家族信托基金有利于解放无意接班的继承。一般而言,富人都希望子女把企业发扬光大,现实是并非每个富家子弟都对经营家族企业有兴趣。他们之中固然有李泽楷、何超琼这样野心勃勃的代表,也有很多人渴望在其他职业方向上发展的,比如,巴菲特的儿子霍华德、彼得分别是摄影师和音乐人,无一进入伯克希尔哈撒韦;邵逸夫也因子女无意继承家业而要出售TVB。因此,很多富人借成立家族信托基金解决这一问题。他们并不直接把财产分配给继承人,而是委托其他人或机构管理资产与分配开支,从而使得家族成员将股东和营运者的角色分开,可以放手任用能干的职业经理人管理家族企业,保障继承人即使不经营家族企业也可以生活无忧。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中华经济报道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要收藏
0个赞
转发到:
阿里云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