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华经济报道  今天是 2024年04月24日 星期三

全球股市

热门搜索:概念股金融股票

当前位置: 首页 > 创投

2022年银行理财平均收益率2.09%,历经两次“破净”潮后,2023年一季度理财市场有望修复

华夏时报  记者刘佳 见习记者 王兆轩 北京报道

银行理财“净值化”转型后的首份理财市场年度报告,正式出炉!

近日,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发布《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年度报告(2022年)》(下称《报告》),对2022年银行业理财的规模、收益情况、资产配置情况、投资者类型等进行统计分析和梳理总结。根据《报告》,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27.65万亿元,全年累计新发理财产品2.94万只,平均收益率2.09%,累计为为投资者创造收益8800亿元。

2月22日,某国有大行客户经理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从去年一直到现在,购买理财的客户较往年少了不少,并呈现出两极分化,风险承受能力低的都转投定期和大额存单了,风险承受能力高的就转去买基金。”

银行理财回归“受人之托、代客理财”,易观分析金融行业高级咨询顾问苏筱芮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资金向理财子公司集中,体现了其业务经营的不断完善,有能力在理财中‘挑大梁’。”

此外,国盛固收杨业伟团队认为,理财综合收益全价指数最早有望于3月初恢复至赎回潮前水平。

3月初有望修复

《报告》指出,截至2022年底,全国共有278家银行机构和29家理财公司有存续的理财产品,共计3.47万只,较年初下降4.41%,存续规模27.65万亿元,较年初下降4.66%。

去年3月和11月出现的两轮“破净”潮,冲击了部分投资者信心引发大面积赎回。《报告》显示,2022年上半年理财产品存续余额仍有29.15万亿元,尽管3、4月份经历股市暴跌导致赎回,但仍呈现小规模上涨,下半年来看,9月末理财产品存续规模超30万亿元,也就意味着,仅四季度理财市场规模缩水超2.35万亿元,与此前市场预测基本保持一致。

分机构来看,尽管理财公司数量不多,全市场占比仅约9%,但存续规模占比却超80%,可以看出,资金在不断向理财子集中。《报告》显示,理财公司存续产品数量及规模均居市场首位,其中,存续产品只数1.39万只,存续规模22.24万亿元,较年初增长29.36%,占全市场比例80.44%。

其次,中小银行全市场占比次之,城商行存续规模2.45万亿元,市场占比8.85%,农村金融机构存续规模1.08万亿元,市场占比3.93%。其中,国有大行及股份制银行较上年度存续规模同比下降显著,分别为-49.26%和-82.99%。

内蒙古银行战略部总经理杨海平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银行理财向理财子公司集中的趋势符合监管部门的导向,说明理财子公司的机制优势激发了内生发展动力、创新力、运营管理、风险控制等方面显著提升,形成市场优势。

国信证券银行业分析师王剑分析称,理财子公司规模扩张除去新获牌照因素外,还有一部分来自于母行资管部产品转移,随着母行资管存量资产处置进入尾声,后续理财子规模扩张动力更需要依托自身产生创设和渠道能力。

此外,2022年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成效显著,《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底,净值型理财产品存续规模26.40万亿元,占比95.47%,较去年同期增加2.52%。

投资者最关注的收益方面,在资管行业打破刚性兑付的背景下,《报告》显示,2022年全年累计为投资者创造收益8800亿元,各月度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仅为2.09%,对比2021年累计创造收益近万亿元,各月度理财产品加权平均年化收益率2.29%至3.97%;而2020年,全年封闭式理财产品的兑付客户平均收益率为4.05%。

“债券市场在经历剧烈调整后,风险已经得到释放,权益市场受经济影响修复等影响表现会较好,整体来看,2023年理财产品会有较好表现,带有权益的固收+产品表现会更加亮眼”南财理财通特邀专家卜振兴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此外,国盛固收杨业伟团队撰文称,理财破净率已由高点较快回落,但还未恢复至赎回潮前水平,对于未来3个月理财收益变化,按照乐观预测,理财综合收益全价指数将在3月初恢复至赎回潮前水平;按照中性预测,理财综合收益全价指数将在3月中旬恢复至赎回潮前水平。

普益标准监测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全市场存续开放式固收类理财产品(不含现管)封闭式固收类理财产品和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近1个月年化收益率平均水平分别为3.66%、3.96%和2.26%,环比分别上涨7.89%、9.08%和0.18%。

投资者趋向保守

随着银行理财产品投资门槛的大幅降低,产品种类不断多样化。截至2022年末,《报告》指出,持有理财产品的投资者数量为9671万个,较年初增长18.96%,目前,投资者结构仍以个人投资者为主,全市场占比99.01%,机构投资者占比略有提升为0.99%。

投资者风险偏好分布来看,2022年全年投资者整体风险偏好趋于保守。债市动荡下银行R2风险等级的理财产品也未能幸免,这从去年延续至今的数次大额存单抢购潮中可以窥见一二。

“我买的稳健型低风险理财,3天亏掉了3个月的利息。”家住上海的晓雪(化名)去年11月在某股份制银行购买的封闭式理财,她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买R2就是求稳,到期后就全部赎回存定期了,实在受不了这个刺激。

在五类风险等级中,风险偏好为一级(保守)和二级(稳健)型的个人投资者较去年同期占比进一步增加,分别增加1.1%和0.55%。此外,风险偏好二级(含)以下的理财产品存续规模为24.54万亿元,占比88.73%,较去年同期增加5.76%。此外,R2级别理财产品受到了市场上最多个人投资者的青睐,占比35.44%。风险偏好为四级和五级的理财产品存续规模为0.1万亿元,市场占比0.38%。

不仅市场趋向保守,市场产品也趋向稳健。《报告》指出,截至2022年底,固定收益类产品存续规模26.13万亿元,全市场占比94.50%,较上年同期增加2.16%;混合类产品存续规模为1.41万亿元,占比为5.10%,较上年同期减少2.28%;权益类产品和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产品存续规模相对较小,分别为0.09万亿元和0.02万亿元。

对于2023年理财市场整体的展望,中信建投证券分析团队认为,预计今年银行理财规模同比增长5%-6%,年末余额有望达到29.5万亿元左右。究其原因一是随着经济复苏的加快,权益、债券市场或将表现较好,理财破净赎回潮将减退;二是中小银行转型代销会助力理财规模的增长;三是个人养老金制度的试点推进,养老理财发行规模将稳步提升;四是各类创新型理财产品不断涌现,规模持续提高;五是受环境影响的居民超额储蓄将部分释放为银行理财。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中华经济报道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要收藏
0个赞
转发到:
阿里云服务器